2017-11-20 09:53:10| |
备受争议的“头移植”手术又有了最新消息:据澎湃新闻编译的英国《每日邮报》11月17日报道,意大利神经学家塞尔焦·卡纳韦罗当天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世界第一例人类头部移植手术已经在一具遗体上成功实施,而手术地点正是中国。卡纳韦罗说,中国哈尔滨医科大学的任晓平教授参与指导了这次手术。11月19日,科技日报记者赶到哈尔滨医科大学,向任晓平教授当面求证。
“我们做了原创性、始发性的研究”
“手术是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做的。”任晓平对记者说,“经过长达约18小时的手术,我和团队成功将一具尸体的头与另一具尸体的脊椎、血管及神经接驳。在接下来的一周时间里,有关本次头移植相关的数据、过程和结果将在美国学术杂志《SNI(surgical neurology international)》上发表,届时关于手术的全部详细过程都会刊登在上面。”
怎么证明这个手术是成功的?
任晓平回答:“既然学术杂志会刊发论文,就证明手术做得有学术价值。此前没有人提出过怎么做,但我们提出来了,包括怎么切,神经怎么处理,血管和肌肉怎么处理,在哪做,为什么这么做等等,这就是我们的成果。”
“这个手术太重要了,我们做了原创性、始发性的研究。有人认为这会是医学领域上的一块里程碑。比如中枢神经再生,一直被认为是不可突破的障碍,这方面研究全世界一直停滞不前。”任晓平强调,“人类医学史上头移植史无前例。手术要解决如何解剖、各个组织如何修复重建、怎么做才能保证术后功能得到最大恢复等一系列问题,我们的手术对这些方面做了一个详细的描述和创新性的设计。”
遗体头移植的成功是否代表着头移植手术可在活体上施行?
任晓平表示,活体的成功率要做了以后才能知道,临床前设计的方案之后也会不断改进。
另一种声音:“遗体手术”仅可视为解剖学研究
“这次所谓的头颅移植手术是在遗体上进行的,严格意义上不能称之为手术。”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副主任胡永生教授则认为,“手术应该是指在活体上进行的操作,在遗体上进行的实际是解剖或解剖学研究。”
胡永生介绍,当前的医学技术完全可以做到血管、神经、肌肉、骨骼的重建吻合,但是最关键的问题是离断后的脊髓如何能够完美地做到神经再生和功能重建,国际上还没有突破性的研究进展,“现在就谈什么活体头颅移植,实际上没有太多现实意义。”
“我认为应该先充分地进行动物实验,手术技术和神经再生方法得到充分证实后再考虑人体实验,这样才是对病人真正负责任的做法,也更加符合医学伦理。”胡永生说,“将来,头颅移植完全有可能成为现实,但现在还差得太远太远。”
尽管对活体头颅移植持谨慎乐观态度,但胡永生也认为,17日公布的这个解剖学研究可以被看做是对真正的“换头实验”的前期实践。“它的顺利实施仅仅迈出了第一步,而人类距离真正实现活人头部的移植还有很远的距离。”
头颅移植后“你”到底是谁?
“遗体头颅移植手术成功”的消息传来的同时,“换头术”所涉及到的伦理问题也再次引发热议。
胡永生就指出,即使将来头颅移植在科学技术层面上完全可行了,随之而来的伦理问题如何解决?头颅移植后“你”到底是谁?他认为,目前对于头颅移植手术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避免浮躁浮夸,科学探索有意义,过度宣传无益处。
对此,任晓平表示,人类的医学发展史就是在一个个争议中发展过来的,1953年第一例肾脏移植手术,当时学术界、社会上都批评不应该做,人应该正常死亡,旁人不能改变这个历程。第一例心脏移植也如此,甚至都有民众递诉状,认为医生不合理、不合法、大逆不道。20年前他到美国参与的手移植手术去年也被列入了美国医保法案。他说,新事物都会有争议,有争议才会有完善。
“作为医生这是我的使命,伦理最基本的要素是生命、生存,没有生命和生存无法谈伦理。医学伦理学是为了治病救人。一个新生事物出现,人们大可以去规范它,讨论它,但是不能阻碍它,历史证明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阻碍。”任晓平说。
近日,以“智绘航空全景未来”为主题的2023施耐德电气民航发展客户峰会在大连成功举办。本次峰会上,施耐德电气与中国民用机场协会多名行业专家、客户代表齐聚一堂,共话民用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国民用机场协会标准部部长刘靖宇在会上分享了关于中国智慧民航建设的最新趋势及成果,他表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民航落实双碳战略、推进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的关键时期。2018年民航局印发《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行动纲要》,提出要高质量推进机场规划建设,建设平安、绿色、智慧、人文四型机场。民航机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主任工程师庞雪峰也在峰会现场强调,在“四型机场”的建设过程中,...
继汽车实现了电动化后,动力电池正在向三维立体交通最后一块版图——航空领域发起攻势。5月9日,正力新能正式对外发布赋能三维交通领域的航空级战略产品——正力·航空电池。该电池能量密度高达320Wh kg,在兼顾高能量密度的同时,依然可以满足20%SOC下,12C的大倍率放电性能,破解了高能量密度和高倍率不可兼得的行业难题,使得航空电动化成为可能,拉开了航空领域电动化的序幕。过去十年间,动力电池替代燃油车发动机,让汽车由电驱动。现如今,电动汽车市场渗透率已经突破30%。正力·航空电池的推出,预示着动力电池正式从二维交通向三维交通进军,未来大量运行在空中的直升机...
在当前电池技术日趋同质化的阶段,已经很难看到令人眼前一亮的方案了,尤其是胶粘技术的大范围使用,在推进系统技术快速迭代的过程中似乎渐成一种桎梏,约束了对下一代电池技术的创新思考。因此,当看到一款电池包,它没有遵循这种既有框架,一改对胶的依赖,通过创新的思路,可以做出同等水平的CTP方案时,我们对于下一代电池技术的视野,又重新被打开了!这就是正力的乾坤电池给人的第一感受。1、胶粘-已经固化了电池系统的创新不可否认,胶粘技术在过去的5年内,深刻变革了电池包的集成方式,极大地提高了电池包的集成效率,也极大地改变了整个产业零部件的供应状态。对于胶的应用,已经从最初...
随着碳中和成为全球共识,储能赛道已拥有近万亿市场规模的潜力和确定性,成为了资本必争之地,储能大时代开启。电池企业在优化动力电池业务的同时,纷纷开辟储能赛道作为“第二增长曲线”,储能专用电池已然成为新的产业风口。“用‘正’的方式,积蓄‘正’的力量“,正力新能总裁陈继程博士如是说到。正力新能具备电芯—模组—Pack—BMS的全产业链研发能力,以技术创新推动实现陆海空全域的交通电动化,其在储能赛道正蓄势待发。5月9日,正力新能在江苏常熟举行了“2023正力新能25GWh软件定义电芯工厂投产典礼暨新技术发布会”,首次对外发布品牌形象,重磅推出包括乾坤电池、储能电...
热处理工艺和设备评定
中方伟业科技有限公司
航空电动化已来,正力新能发布航空电池布局航空领域 05月30日 14:23
不用胶粘,如何实现CTP? 05月30日 14:23
大方形+大圆柱 正力新能蓄力储能大时代 05月30日 14:23
循环寿命12000次!正力新能发布314Ah储能电池 05月30日 14:23
迈向零碳征程,正力新能发布乾坤电池 05月30日 14:23
聚焦新型电力系统,施耐德电气“绿色能源管理创赢计划”第三季启航 05月30日 14:23
精科公司官宣国家一级演员杜旭东为品牌代言人,共同见证品牌高质量发展! 05月30日 14:23
一图读懂丨铁路产品认证管理办法 05月30日 14:23
航空电动化已来,正力新能发布航空电池布局航空领域 05月30日 14:23
不用胶粘,如何实现CTP? 05月30日 14:23
大方形+大圆柱 正力新能蓄力储能大时代 05月30日 14:23
循环寿命12000次!正力新能发布314Ah储能电池 05月30日 14:23
迈向零碳征程,正力新能发布乾坤电池 05月30日 14:23
聚焦新型电力系统,施耐德电气“绿色能源管理创赢计划”第三季启航 05月30日 14:23
精科公司官宣国家一级演员杜旭东为品牌代言人,共同见证品牌高质量发展! 05月30日 14:23
一图读懂丨铁路产品认证管理办法 05月30日 14:23
航空电动化已来,正力新能发布航空电池布局航空领域 05月30日 14:23
不用胶粘,如何实现CTP? 05月30日 14:23
大方形+大圆柱 正力新能蓄力储能大时代 05月30日 14:23
循环寿命12000次!正力新能发布314Ah储能电池 05月30日 14:23
迈向零碳征程,正力新能发布乾坤电池 05月30日 14:23
聚焦新型电力系统,施耐德电气“绿色能源管理创赢计划”第三季启航 05月30日 14:23
精科公司官宣国家一级演员杜旭东为品牌代言人,共同见证品牌高质量发展! 05月30日 14:23
一图读懂丨铁路产品认证管理办法 05月30日 14:23